<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电脑版.gif

        案例二十八:长顺县纳傍村“123”做法 实现乡村善治

        2020-12-11 10:49:00     来源:长顺县委组织部     阅读:  17830

        长顺县纳傍村:“123”做法  实现乡村善治

        一、背景

        代化镇纳傍村属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辖13个村民组409户17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31户995人,2018年实现整村出列,完成脱贫93户35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8%。2020年完成剩余10户24人脱贫,贫困户全部清零。2018以来,纳傍村立足实际,借助脱贫攻坚“春风行动”,通过创办村级集体企业统领农村发展要素、坚持户户持股的方式建好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把股份精准分配到全体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生产经营保障环节上,老百姓亲切称之为“红股”,探索出了一条“村社合一、二元培育、三委共治”的“123”脱贫攻坚做法。

        图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村社合一”,统领农业发展要素

        1.以资源整合激活生产要素。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地、钱”等基础生产资料,构建村社合一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一是组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注册成立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理事会和监事会,理事会成员与村委会成员实行交叉任职,通过股东大会选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共10人;选举村党支部书记为合作社理事长(法人)、村两委成员4人任副理事长。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整合“代化镇纳傍村种养加一体化项目”(三变改革产业项目)资金1800万元,社会入股资金50万元,统一打捆注入合作社作为原始资本进行运作。三是整合土地资源。产业发展用地采取“土地流转+折算入股”形式,按每亩田700元、地300元进行保底分红,并在此基础上再折算一定的股份调动农民积极性。目前,公司已转流土地1200亩,计划流转土地2500亩。

        2.以股权分配优化生产关系。以整合的扶贫项目资金1850万元作为原始资产划分股份,以1000元为1股共划分为1.85万股,按照“户户持有普惠股、贫困户有扶贫股、土地流转增殖股、集体留好发展股”的配股原则,把公司股份分为扶贫红股、普惠红股、土地增值股和经营发展股四大类型。一是普惠红股。共7872股、占比42%;全村409户村民,每户享受15股加人均1股的红股作为普惠红利。二是扶贫红股。扶贫红股148股、占比1%;2020年脱贫的10户24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享受普惠红股外,再按照“每户贫困户10股+每个贫困人口2股”的标准折算扶贫股。如,2020年剩余贫困户杜任组韦启付,家庭人口2人,其享受红股31股(普惠红股15股、扶贫红股10股,贫困户个人红股6股)。贫困户脱贫后收回其扶贫股并转为公司经营发展股。三是土地增值股。土地增值股2500股、占比14%。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三变改革”,盘活土地等生产要素,以原土地承包经营户为股权受益人,除了按每亩田700元、地300元进行土地流转保底分红以外,再按流转田3股/亩、地2股/亩、山林1股/亩折算股份入股公司,参与公司收益分红。如,四方地组杜应学户,用9.5亩地入股合作社构树基地,保底分红2850元,土地增值股为19股。四是经营发展股。占7980股、占比43%。村集体持有的经营发展股,细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股、社会资金发展股及产业发展扶持股。一是新增社会资金发展股,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按入股资金500元/股进行股份分配,以1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股金结算及入股分红;二是新增产业发展扶持股,养殖绿壳蛋鸡100羽以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农户,按100羽5股给予扶持。

        3.以比较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围绕本村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比较优势,选择生猪养殖、荷鱼养殖、绿壳蛋鸡养殖、构树种植四大主导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一是生猪养殖产业。依托富之源公司,按照统一猪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药品、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建成生猪养殖小单元20个,年出栏生猪20000头,户均达50头。二是荷鱼养殖产业。依托长顺秋兴水产公司,建成5000组箱体,每个箱体壳出栏20斤鱼,每批出栏10万斤,年出栏3批次共30万斤。三是绿壳蛋鸡养殖项目。与长顺县顺智公司合作,按长顺县“三定三统”工作方案,建成2万羽绿壳蛋鸡养殖规模,(其中1万羽规模场养殖、1万羽农户庭院经济养殖);四是与贵州黔昌盛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构树750亩。

        图片

        (二)注重“二元培育”,优化农民职业发展

        1.培育职业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全部从本村劳动力中解决。一方面,引导有劳力、有经验的农民到产业基地务工,通过技能培训和公司统一管理逐步培育成职业农民。今年以来,全村农民在公司构树基地务工达2550人次,劳务收入达27.85万元。另一方面,把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选配成产业基地负责人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参与产业基地的生产管理,现已聘用公司员工7人。如,改力组贫困户田孟华,公司聘为养猪场负责人,每月工资4000元。

        2.培育专业队伍,转移富余劳动力。组建长顺县纳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建筑、装修、运输、配送、家政、旅游等劳务服务产业,依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平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积极承接县内建筑工地、物流配送、家政等外包服务,有计划、有组织向村、镇、县输出劳务服务,逐步转变青壮年劳力闲置及外出务工现象,实现劳动力“土地流转有活干,返村务工有钱赚”。目前,组建了建筑、家政等6支服务队约70名劳动力就近务工。

        (三)强化“三委共治”,健全农村治理体系

        1.让村两委”的领导强起来。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方面,加强村“两委”队伍建设,进一步选强配优村支两委,大胆选用一批有思路、有想法、有创新的年轻党员进入村支两委。如,纳傍村委会主任杨燕,大学毕业后在家创业,村支两委将其培养进入村级班子。另一方面,强化长效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了村委《十条工作职责》,明确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让村级干部有职有权、权责对等。重新修订了《纳傍村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共同约定的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让村务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发动群众组建了村组文娱宣传队、红白喜事服务队、村寨卫生监督队、矛盾纠纷调解队“四支队伍”,深入开展治理农村不尽赡养义务、赌博行为和扫黑除恶“三个专项行动”,破除传统恶习,减轻贫困群众负担。

        2.让“组管委”把群众管起来。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下的“组管委”作用,全村13个村民组全部建立了“组管委”,把威望高、责任心强、处事公道的村民选派到“组管委”,增强“组管委”的号召力、权威度,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同步制定了《组规民约》。积极推广发展大计与人民共商、美丽家园与人民共建、社会事务与人民共管、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四共”机制,把“组管委”建成与群众沟通联系的主平台,把家庭的发展与全村发展、公司发展、产业发展连接起来,让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组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项政策红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3.让“股东委”把利益联起来。通过普通红股的分配,所有村民都成为了股东,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常设机构董事会,村民股东接受股东大会(股东委)的管理。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十不分红》管理制度,凡是违反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的,公司董事会有权扣罚其普通红股分配权,从经济利益上直接处罚当事人。如,“村规民约”中规定“要孝顺老人、不准虐待父母”。凡是发现不赡养父母的,由“组管委”进行提醒约谈;约谈无效的则由村“两委”进行警告约谈;若两次约谈无效的,由“股东委”研究决定取消其当年的普通红股收益分配,其收益全部用于本村公益事业;待本人改过并经全体股东同意后再恢复其股东身份和股权权益。同时,设立“尊老爱幼奖”“致富明星奖”等,年度进行评选表彰,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图片

        三、经验启示

        村社合一是基础。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鲜明的利益导向特点。村办企业就是连接村集体与农民个体的利益纽带,具有行政组织、自治组织所不可替代的利益联结与分配作用,是壮大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纳傍村实行村社合一的办企模式,不仅用公司模式统领了村集体发展的扶贫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而且还增强了村支两委在基层群众的“威望度”“话语权”。

        股权分配是关键。什么样的所有制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企业所有制的本质就体现在股权分配上。纳傍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把1850万元的扶贫资金项目作为企业原始资本,分成普通红股、扶贫红股、土地增值股和发展经营股四种类型,既有体现全体村民所有的普惠红利,又有针对贫困户的精准措施,同时,还兼顾了土地流转增值和公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既有精准扶贫又兼顾普惠共享,既立足当前经营又兼顾长远发展的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得到广大村民拥护。

        建强管理是保障。通过村社合一,不仅建立了一个全体村民参与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也配套建立了“三委共治”的制度治理体系。在强化村“两委”法治、“组管委”自治及村民德治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股东利益管理机制,这种通过利益引导的方式对现阶段基层管理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对农村法治、自治、德治体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让管理者在管理上有规章可循、有办法可用,真正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动力、活力。



        开栏语: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州基层党建工作新成果和基层党员干部新风貌,近期,州委党建办以“党建引领强堡垒、示范带动树标杆”为主题,在全州开展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和先进典型征集评选活动,截止目前,共收到各县(市、区)、州属各党工委报送的基层党建创新案例85个、先进典型49个。为保证评选工作的客观公正,即日起,州委党建办将陆续在黔南党建微信公众号、黔南组织工作网设置专栏进行宣传展示,征求广大网友的意见建议。相关意见建议可发送至州委党建办宣传科邮箱qndjxck@126.com,也可在评论区留言。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将作为评选工作的一项参考依据,期待您的参与!



        相关专题
        · 案例展示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