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电脑版.gif

        让干得好的“考”得好

        2015-08-28 14:56:54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学习时报 阅读:  4559

        背景】

         

         

          湖北黄冈市于今年8月底启动竞争性选拔干部。两年内,市县乡各级将拿出2000个职位、岗位进行竞争性选拔,这是近些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公推公选”40名党政正职已经开始,其中包括市民族宗教局局长、市旅游局局长和市扶贫办主任等三个市直部门正职。一个地级市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这么“高”的职位公开选拔,在湖北乃至全国也不多见。

         

          【对话嘉宾】

         

          黄冈市委书记 刘善桥 

         

          黄冈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雷邦贵

         

          记者:干部工作经不起“折腾”,黄冈为何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 

         

          雷邦贵:当前一些地方干部工作存在“扩大民主不够和择优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另外,许多群众对选人用人的过程不太了解,产生“神秘感”甚至误会,干部工作要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突出竞争性有利于堵住一些漏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记者:黄冈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有什么特色? 

         

          刘善桥:这次公推公选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德才,不论资历。坚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上来;二是注重一贯,不唯一时。以现有任职岗位为基点,向前和向后进行延伸考核,使选拔出的干部经得起检验;三是注重综合素质,不论社会背景。把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过硬的业务能力,作为选拔的硬指标;四是注重实际表现,不论关系亲疏。考察干部就是看其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以及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记者:一些地方选任干部经常是“在少数人中选,由少数人来选”,选出的个别干部甚至“让多数人”不满意,竞争性选拔怎样克服这些积弊? 

         

          刘善桥:选人用人中大家很关注“提名推荐”,对初始提名权问题议论很多。我们扩大初始提名的范围,采用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只要符合选拔职位要求的,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竞争。报名者所在单位要开民主推荐大会,得票60%以上者才能上报。这有利于解决选人范围太窄、群众参与滞后、少数人决定等问题。

         

          在程序上体现全程差额,突出竞争择优。像公推公选正职,召开党政干部大会按1∶10的比例推荐初步人选;组织专题调研、面试答辩,再按1∶3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上常委会还要三选二,再差额1名;最后召开全委会差额票决任用人选。步步差额很“残酷”,上了常委会并不是“终点”,还要由大多数人即市委全会来票决。

         

          记者:竞争需要各种各样的考评,“考”往往有偶然性,如何确保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人? 

         

          雷邦贵:一两次考试的确很难全面判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坚持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前面提到的民主推荐大会,就是让干部先过群众关。这次不单纯“考”理论知识,针对职位的工作特点,让初步人选进行专题调研,拿出“施政”报告。多方考察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防止“考试型干部”和高票低能现象。

         

          记者:干部工作的多方都牵涉到“人”,如何在竞争性选拔干部中扩大民主? 

         

          雷邦贵:匡正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走出相对封闭的“圈子”,让多数人参与,让多数人决定。我们扩大初始提名环节的民主,赋予群众表达权,克服个别领导说了算的问题;扩大推荐测评环节民主,根据知情度和关联度大小,让更多“知情人”参与,提高测评的可靠性;扩大组织考察环节民主,向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让每个环节都“晒”在阳光下,置于多数人的眼皮下,尽可能减少偏差。这轮选拔2000名干部,将有18000多人次参与各个环节的推荐、测评等,广大群众很关注,许多干部积极参与。

         
        相关专题
        · 干部工作

        闭幕后2.gif

        二维码3.gif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