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青山环绕下,一座座民房,白墙黛瓦,尽显婉约秀美。
曾经的黎明关水族乡贫困人口数量大、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且交通不便,通乡道路都未建成通车,部分偏远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业。板寨红色美丽村庄示范点
2016年,蒙斌以黎明关水族乡党委副书记、乡政府乡长的身份走进黎明关,蜿蜒的山路将蒙斌的心与黎明关紧紧连在一起,“怎么干才能无愧于这个角色?”面对这个问题,他用7年的时间写出了答案。“黎明关扶贫任务那么艰巨,你去了能做好吗?”面对困难,蒙斌义无反顾,坚定信心说:“组织信任我,我就能干!”
2016年,正值脱贫攻坚酣战期,全乡有8个贫困村2254户7759个贫困群众,贫困发生率达36.3%,时间紧、任务重,蒙斌没有退缩,心里始终坚守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和使命。蒙斌到黎明关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村组开展调研,摸清民情,解决群众最急的事情,研究群众致富的门路。蒙斌同志(右一)入户与群众谈“连心事”
“对于我们村的发展,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你家里现在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怎样?存在什么困难?”在村委办公楼、农户院坝、田间地头,时常看到蒙斌与大家促膝长谈,帮助村“两委”分析发展难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实际困难。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蒙斌把黎明关的情况摸清楚了,他结合黎明关实际,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抓好农业产业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蒙斌始终心系群众,心里想的、手上做的,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经过不懈努力,乡里产业形成示范、集镇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整治成果卓然,乡村治理成为典范,先后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全省“森林乡镇”等称号,全乡6个村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板寨村被评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板寨村被评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从到黎明关任职的第一天开始,黎明关落后的道路交通像一根刺一样扎在蒙斌的心窝,他时刻提醒自己,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那路的问题就一定要先解决。2016年至2017年,蒙斌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谋划道路建设,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道路建设项目资金,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了组组通、“一事一议”等项目,同时,他深入村组和群众家中,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在他的带领下,党员群众出工投劳,主动出让土地,让所争取到的项目得以快速落地建成。目前,全乡等级公路建设总里程达302公里,完成村寨串户路和庭院硬化76224.7平方米,硬化生产便道43762.5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154盏,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夯实。交通条件从“出行难”变“出行畅”,青山环抱的乡景又增添了村道环绕的新亮点。“以前我们从洞腊村到乡政府办事,坐车来回也要花半天的时间,现在路修好了,来回开车慢点顶多就两个小时就可以了。”洞腊村党支部副书记全修阳说道。
“以前我们群众只能去外地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增收。”拉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登辉说。黎明关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受限于地理区位的影响,保护与发展并重,群众发展都是靠传统的种植养殖。蒙斌心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把黎明关产业发展起来,蒙斌可没少下功夫。经过多次走访调研、考察、论证以及组织党员带头试点种植等前期工作,选准了以精品水果、特色中药材为主导的产业进行推广发展。一开始,由于没有企业带动,效益并不明显。但这一切没有让蒙斌气馁。蒙斌同志入户为贫困户核算收入
蒙斌立即调整工作思路,积极联系企业,引进企业到黎明关深入调研,通过多次的洽谈协商,最终成功引进云南金沙、广西高龙、贵州黔盛等公司。通过精选优势品种,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了板寨百香果、拉内罗汉果、木朝仿野生铁皮石斛、懂朋通草等“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目前,全乡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4200亩,种桑养蚕4473亩、青梅种植20000亩、中草药6110亩等,带动2023户7613名群众稳定增收,带动6000余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仿野生铁皮石斛和百香果产业得到赴荔波调研的国家林草局领导及时任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获时任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在全省科学有序推广,黎明关为全省生态产业扶贫“荔波方案”作出了生动实践。这个成果说起来简单,但得来却十分不易,为能够让黎明关的产业变成样板产业,蒙斌经常是连家都顾不上。从传统种养到特色产业,从特色产业再到样板产业发源地,在产业拉动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上,蒙斌向组织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以前,我们村没有什么特色产业,现在我们村不仅有‘青梅酒’,还有‘养生石斛’等品牌,万亩梅园更是引来了众多游客”木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安心欢乐呵呵的说道。
“有蒙书记带队,我们工作做起来更有底气、更有冲劲!”,回想核心区搬迁工作时的场景,己陇村副主任覃勇坤仍然十分激动。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要求,蒙斌亲自带队到群众家中耐心做工作,仅仅用了14天就完成了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3个组68户257人搬迁安置、旧房拆除及复垦工作,4天完成缓冲区20户81人旧房拆除及复垦工作,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创造了“黎明关速度”,得到州级通报表扬。蒙斌同志带队到辖区非煤矿山、燃气销售点等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检查
“要求别人做到的时候,他自己首先先做到”,己陇村副主任覃勇坤说道。2020年大年三十,蒙斌正和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当接到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令后,他立即放下碗筷,来不及和妻子、女儿说事情缘由,在匆忙的换鞋中,妻子潘文芹来到他身边说道:“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在第一时间返回到工作岗位时,蒙斌立即组织全乡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开展工作,全乡在一天之内做到了指令传达全覆盖,人防技防布置全覆盖,第一时间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确保了辖区安全。在工作中蒙斌风风火火,不畏艰难,但忙碌工作之外,平日里疏于照顾家庭也让蒙斌心存愧疚。妻子潘文芹是一名教师,每天都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但她从不抱怨丈夫工作忙,默默地扛起了家里的一切,为丈夫稳固后方,让他安心向前冲锋陷阵。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妻子坚定地支持,也离不开作为老党员的父母关心,长久以来对他的谆谆教导,时刻提醒着他不忘为民初心,严守清廉本色。蒙斌常说:“基层工作就是做群众最盼的事,做利群众长远的事。”他正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奋斗在基层一线。眼下的黎明关,在像蒙斌这样的领导干部的努力下,还有写不尽、道不完的期待,这一方土地在青山绿水间一天天发生蜕变,将跨过“黎明”迎来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