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电脑版.gif

        三都:“三带”激活产业振兴“富民密码”

        2022-12-09 19:10:27     来源:三都县委组织部     阅读:  1173

        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三带”做法,凝心聚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力激活了产业振兴的“富民密码”,迈出了乡村振兴新步伐。


        组织带动 破题“领富”

        普安镇阳基村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枇杷生长,当地群众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几亩,种出的枇杷味甜、口感好、果汁多,深受周边消费者的青睐。但一到上市季节,由于产量大,收购商压价,卖不了价,有时群众只好任由枇杷烂在地里。

        图片

        合作社收购阳基枇杷

        近年来,阳基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由村党组织直接领办合作社,积极整合资源,引领枇杷产业快速发展。针对销售难题,阳基村“两委”带头跑市场、找销路,与两广、重庆等客商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并积极探索线上销售,不断畅通产销渠道,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以不低于市场价格向群众统一收购,统一包装销售,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

        “我家种有2亩枇杷,今年村里面统一组织收购,按照均价4元/斤的价格收购,比往年我们自己卖的价格高了2块钱,今年我卖枇杷就挣了8000多元。”潘大伯高兴地说。

        今年,阳基村共帮助群众销售枇杷4吨,在帮助群众解决销路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余元。有了村党组织作后盾,群众吃上了定心丸,大家种植和管护枇杷的热情更足了。目前,全村枇杷种植面积3000余亩,黄澄澄的枇杷成了每家每户的致富果。

        下步,阳基村将带领群众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通过示范种植、嫁接改良、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枇杷品质,推动枇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同时加强与鲜果收购商、饮料加工企业等洽谈合作,扩宽销路,做大做强阳基枇杷品牌,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书记带领 助推“共富”

        “要想乡亲们越来越富,产业发展必须上路”,这是龙校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龙校德是三合街道拉揽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名80后,在同龄人外出务工或经商时,他却选择投身到乡村建设的热潮中,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后,他带领村“两委”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认真谋划产业,将水乡贵茸、养鱼等确定为拉揽村主导产业,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图片

        龙校德(中)与群众一起烘烤水乡贵茸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龙校德经常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常常汗流浃背、一身泥泞,但他却乐在其中。尤其是水乡贵茸项目,从基料发酵、种植、出菇、烘干、包装、销售等过程,他全程参与、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手把手的教群众种植、烘干等技术。他常说,只要能让群众掌握技术、增加收入,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片

        水乡贵茸丰收

        为推动产业发展壮大,带领更多群众发家致富,龙校德带领村“两委”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推动产业标准化生产。并邀请农技人员、土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提升群众种植水平,持续促进产业兴旺。

        去年以来,拉揽村通过发展水乡贵茸、莴笋种植,集装箱养鱼等项目,解决了60余户群众就业务工问题,为务工群众发放工资近50万余元,利益联结脱贫户分红30万余元,合作社实现盈利创收60万余元。


        党员带头 联手“奔富”

        石昌余是中和镇中和村村民,也是一名党员。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初中刚毕业就早早外出务工,在外奋斗多年,挣了不少钱,但多年的务工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背井离乡的艰难,于是他决然放弃,选择回乡发展。

        图片

        石昌余(左一)在讲解罗汉果的授粉方法

        回到家乡后,石昌余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流转了中和村一片120亩连片集体山地用于发展紫秋葡萄产业。但由于天公不作美,连续的雨季影响,加上不懂管理,紫秋葡萄收入锐减,这让石昌余不得不忍痛割爱,暂时剪掉葡萄枝放弃种植。但暂时的挫折并没有令他灰心丧气。

        今年来,他利用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以租赁的土地作为投资,与广西种植商合作种植罗汉果,从前的葡萄园变成了罗汉果种植园。授花粉、浇灌……在他的精心管护下,一颗颗椭圆饱满的绿色果实挂满枝头,长势颇为喜人。

        图片

        挂满枝头的罗汉果
        石昌余种植出来的罗汉果品质优良,糖分比广西的高出2个点,合作公司根据罗汉果的个体品质,以每个0.6元至1.5元的价格收购,今年石昌余卖罗汉果就赚了35万余元。
        目前,石昌余的罗汉果基地共吸纳10个村民务工,工资100元/天,一年下来务工总时长大约4个月,村民在种植基地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学到了种植技术。

        “创业这条路非常艰辛,后期还会面临许多考验,但我不会放弃,明年我还要继续种植紫秋葡萄和罗汉果,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学习技术、发展产业致富。”石昌余坚定地说道。



        相关专题
        · 县市动态

        闭幕后2.gif

        二维码3.gif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