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电脑版.gif

        “光头强书记”的驻村历程 ——记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贵定县盘江镇长江村第一书记王文杰

        2021-11-02 10:31:05     来源: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阅读:  17013

        在长江村的群众眼中,他顶个大光头,一副大嗓门,无论天晴下雨,总是穿着印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马甲,干事风风火火。他说话“接地气”,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他就是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杰,他心系村民,甘愿为他们做好“五个人”。村民亲切地称他为“光头强书记”。

        以村为家,他是村民的“守护人”

        2019年初,在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校工作的王文杰主动向组织请战,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一线。他说,自己打小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年轻的战士,请求组织派遣他到基层战斗。当年6月,王文杰被任命为贵定县盘江镇长江村第一书记。

        长期以来,迫于生计,长江村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许多村民的家中只有老人和小孩,村里的各类问题错综复杂。面对困难,王文杰没有退缩,他常说:“我是来干实事的,不是来‘镀金’的。”

        王文杰习惯记笔记,常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记在本子上。他在记事本上写道:“如果周一来驻村,周末又跑回家,每周实际驻村不到4天,哪有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事呢?”他坚持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节假日也很少回家,和村民们打得火热,谁家有任何困难,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

        为了摸清长江村的“贫根”,王文杰用3个月时间走寨入户,访遍村寨,把村里常住的680多户2780多人和建档立卡户家庭情况摸了个“底朝天”。在他的第31个笔记本里,详细记载了各户人口、耕地、住房、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经济收入、家庭开支等基本情况。这些是他的移动“数据库”和开展工作的“百宝箱”。 

        正是他不服输的那股狠劲儿,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协调,有效解决了长江村晏城寨与周边其他寨子长期存在的林地问题,并总结出“5441”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法,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与此同时,他积极推动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等制度,每周一下午定期召开村“两委”干部会议,关乎村民集体利益的所有决策都集中在这一天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自从驻村以来,王文杰始终如一,坚守岗位,三年没回河南老家看望过亲人,春节期间与长江村民共同度过除夕夜。正是这种真心实意、真蹲实住、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他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以心为伴,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晴天土飞扬,雨天一脚泥。这是王文杰当初走进长江村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面对现状,王文杰萌生了修路的想法。说干就干。经多方申请协调,他带着村民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修通了4.7公里的进村柏油路,啃下第一个“硬骨头”。

        “扶贫先扶志”,不仅在基础设施上下真功夫,长江村的“精神扶贫”也要跟上脚步,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势在必行。王文杰忙碌的脚步分秒未停,他又积极申请筹集资金,带头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很快,一个8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建设起来,还配套有体育健身器材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

        在一次走访中,王文杰发现,村民田维兵家生活十分困难,妻子患有慢性病,三个孩子分别就读高中、初中和小学,家里日常开销特别大,所有重担都落在了田维兵一人的肩上。此时的王文杰早已将长江村当成了自己家,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为帮助这个困难家庭,他忙前忙后,帮助田维兵患病妻子找到适合的手工活,帮助田维兵发展林下生态养鸭、养鹅产业。逢年过节,他都积极组织发动身边爱心人士为田维兵一家送去年货,为孩子们购买新年衣服和生活用品。自此,田维兵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长江村,像田维兵这样得到王文杰帮助的困难家庭还有很多,帮助村民疏通下水管道、修理家庭电线路,动手和村民一道砌猪圈,等等,都是他新学的技能。据不完全统计,驻村期间,王文杰个人捐赠了2.3万元为长江村小学、幼儿园的学生购买校服290余套,向派出单位关工委申请2.8万元为贫困学生及优秀学生发放关爱物资和补助,组织爱心人士共同为长江村捐赠衣服、大米和食用油,惠及全村92名贫困人口。

        “王文杰书记来了之后,非常接地气,没有任何架子。平时,特别是逢年过节,从来不休息,他知道农村过节从外面回来的人比较多,便挨家挨户走访,和村民们谈心、交朋友,还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慰问贫困户。”长江村党支部书记陈治宇感慨地说,全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办实事的王书记。他的这种公而无私、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学习。

        以行为鉴,他是致富的“领路人”

        长江村辖17个村民小组和8个自然村寨,耕地面积2270亩,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25.6%,2019年底实现199户749名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脱贫攻坚取得了胜利,但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并让群众从脱贫迈向小康,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长江村一直都有种植蔬菜、糯玉米等传统,但以往粗犷型的种植方式难以让当地群众真正富起来,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帮助群众树立“劳动脱贫,技术脱贫”意识,成了王文杰迫在眉睫的事。他坚信,要让群众真正脱贫致富,还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开展农村产业革命。要依托资源禀赋,重点发展“河谷创意经济”“林下生态经济”“山寨庭院经济”“回归经济”“网络经济”等五种经济新业态,并与互联网信息相结合,做优做强“特色经济”,走技术脱贫致富路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寻求发展,王文杰开启了拜师学艺之路。他先后自费到山东省寿光县、安顺塘约村、六盘水岩博村等地,共计10余次实地学习产业发展“致富经”。回村后,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于盖起了村里面第一个蔬菜种植大棚。三年来,蔬菜种植大棚逐渐发展壮大,由开始的20亩发展到100余亩,由以前单一的芹菜、辣椒种植逐渐变成多元化时令“订单蔬菜”,现种植有羊肚菌、草莓等10余个品种,销往贵阳及周边各大市场。

        村民们看到了发展的曙光,纷纷主动上门找王文杰出谋划策,涌现了一批种植养殖大户。刘永鹏的兔子累计销售12000余只,柳忠贵的林下养鸡和养鸭累计出售2100多羽,陈龙才的山寨庭院现存1500多只生态鸡等。

        对村里的新变化,王文杰很是欣慰,心里也更有了底气。他说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技术就更有竞争力。在经验取得成效之后,我们将在‘村社合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丰富其内涵,再成立几个专业合作社,如蔬菜种植合作社、生态养殖合作社等。同时,还打算把建档立卡户的利益联结分红资金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分红,统一提供工作岗位,这样就可以帮助长江村群众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就业,稳步推动致富。”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他和驻村队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申请扶贫项目资金共215.49万元,组织开展养殖、种植、家政服务培训6期900余人次,为贫困户就业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农户人均年增收达2100元。   

        以情为献,他是党员的“带头人”

        长江村42名党员中外出务工人数占一半,且年龄整体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党员管理松懈、学习教育不经常、“三会一课”执行不严,一度给一心想要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王文杰增加不少难度。

        王文杰坚持从小事做起。他开始筹建长江村党员微信工作群,一个不落地联系年轻党员下载“学习强国”APP,指导外出务工党员通过网络参加集中交流学习,全覆盖带动党员相互结对,互帮互助互学,增强凝聚力。为扩大学习覆盖面,转变群众思想,他始终坚持学习是“第一法宝”的观念。一方面,他联动党员,辐射全村群众,组建“省身堂”、“红色加油站”等学习载体,每周末固定一天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交流。截至目前,累计有89次977人次参加了红色集中充电。另一方面,他因地制宜,带领党员建立乡贤会、老年学校等,用活村级资源,发挥留村老人在调解矛盾纠纷、农村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汇聚强大合力。

        王文杰不仅是党员的“带头人”,还是群众的“引领者”。他通过召开村民会、院坝会不断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声音,组建“夕阳红宣讲队”、“红领巾宣讲队”,开展“传递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等文艺活动22场次。发挥党校教师专长,用通俗的语言宣讲中央和省委、州委、县委等相关会议精神239场12397人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和驻村队员一起开展“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走访活动,倾听百姓声音,走访群众9200余人次,收集百姓反映的问题497件,已办结489件,并将没有办妥的事项一一整理记录在案。他主张设立村民代办点,集中为民办理“急难愁盼”的事276件,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以干为愿,他是抗疫的“忘我人”

        2020年的除夕夜,面对形势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王文杰果断地说:“这个春节,我不回家,同你们一起过年,一起战胜病毒”。为保障全村群众健康安全,趁着除夕村民们团圆吃年夜饭之际,他抓紧组织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对全村进行全面深入地排查,并以身作则,紧紧蹲在防疫岗位上,每天都是凌晨才回到村委会。

        这一年的春节,他在村里带头每天值班,连续1个多月睡在村委会值班室,随时待命。大年初一早上,他带领党员成立“党员先锋队”,组织动员村民开展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为服务好全村群众,还组建了“党员心连心网络超市”,利用网络微信群等为群众集中采购物资,并义务向683户村民配送生活物资,服务群众4094人次;建立“党员心理辅导站”,对群众及时做好心理疏导2791人次;建立“党员红色加油站”,鼓励党员艰苦奋战当好村寨守护人,对过往车辆排查登记9100余人次。春节期间,劝阻12户群众取消或缓办酒席,劝阻群众走亲访友、聚集5400余人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了基础。

        长江村木老寨村民柳老伯的女儿柳丽娜,自10年前嫁到湖北随州,她已有几年没回长江村过年,今年特意带着丈夫和儿子开车回老家探亲。王文杰在排查过程中,得知他们从敏感地区归来,第一时间上报备案,坚持每天到她家进行宣传和体检。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周围的群众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柳丽娜一家,给她和家人带来了很大困扰,原本计划正月初六就返程,但是湖北多地封城回不去,能回去的地方也要隔离并做核酸检测后才可通行。第一个隔离期14天,检测之后并没有问题,又一个隔离期14天……柳丽娜牵挂远方的公公婆婆,公公婆婆也一直打电话问候儿媳妇和孙子的情况,一家人因为在家隔离不能出门,变得烦躁不安。王文杰总是耐着性子,带着笑脸,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做好心理疏导,直到武汉解除封城,他们一家才如愿返回湖北。

        临出发前,柳丽娜给王文杰留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道:“感谢王书记两个多月以来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有你们时时刻刻苦口婆心的规劝和服务,我们可能也不会这么健康安全。我们从你身上真正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和无畏,一心为群众做好服务的真诚……”。

        疫情防控期间,王文杰不忘农户地里种着的蔬菜,他深知,那就是农民的命根子。几方努力,他通过网络、微信和电话帮助60多户菜农销售3.2万斤蔬菜。疫情过后,复工复产和村民就业问题又给他带来了新挑战。他和党员志愿者通过“互联网+”线上模式,积极联系县内外劳务企业,累计帮助长江村民1980多人到省内外和县内外务工就业,实现建档立卡户“户户有就业”。针对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他主动组织对其全面体检并制定“一人一策”再就业方案,通过多渠道实现重新择业357人。面对形势复杂的局面,他以冷静的头脑、系统的思维、以身作则的拼劲,既稳定了群众收入,又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更守护了脱贫攻坚战役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从脱贫攻坚战到疫情防控战,王文杰始终坚守在第一线,与群众时刻不离,他的红马甲和“大喇叭”,树立起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让村民感受到一位“实实在在、苦干实干、马上就办”的“光头强书记”的驻村情怀。


        相关专题
        · 我的扶贫故事

        闭幕后2.gif

        二维码3.gif

        Copyright © 2016-2022  中共365bet体育投注网_365彩票app老版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备案号:黔ICP备15015308号   技术支持:微迅传媒